|
媒介融合时代:艺术学理论研究何为?3月30日,“中国艺术学文库”成果发布与“艺术学理论新视阈”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组学术支持,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文联出版社主办,《电影评介》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协办,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和国内十余所高校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围绕“艺术学理论新视阈”等话题分析了国内外艺术学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交流了学界最新学术成果,共谋艺术学发展新思路。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原属“文学门类”一级学科的艺术学升格为我国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门类”。8年来,艺术学建设稳步前进,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艺术学在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新媒体等新科技的兴起,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作为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的重要支撑,艺术学理论研究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媒介融合时代,如何适应智能媒体大趋势,打开艺术学理论研究新视阈,是艺术教育面临的一项新考验。 众多专家指出,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我国艺术理论研究面临更为错综复杂的环境。山东艺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理论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田川流以新兴学科艺术管理学科为例介绍,艺术管理学是艺术学理论派生出的具有跨域性、应用性与综合性的二级学科,它与社会文化艺术管理活动紧密相关,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艺术管理学涉及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诸多理论研究范畴,适用于艺术投融资、艺术商务、艺术资助、艺术管理策划等诸多实践活动。田川流表示,学界需以更为宏阔的视野进行研究,加强学科建设既是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的需要,也是推进文化与艺术建设的需要。 除了学科体系的完善,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艺术实践的发展也为艺术理论研究提供了更为多元的研究对象。其中,作为艺术学理论新视域之一,中国网络影视理论在我国网络自制影视行业高歌猛进的时代应运而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网络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张智华以中国网络影视理论探索为例,简述了我国艺术学理论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他表示,不同题材的网络影视作品相继涌现,视频弹幕等网络现象相伴而生,为艺术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课题。“网络是催生新文化现象的温床,而这些新文化现象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呈现的新趋向、新特征,往往超出了既有文化理论的边界,迫使文化理论作出调整,以回应新现象的挑战。”张智华说。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教授武宝瑞也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逐渐从世界边缘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相比实践领域有所滞后,艺术实践的发展对艺术理论研究形成了倒逼机制。研究者要从自信、开放、尺度三个维度着力,打开艺术理论研究的新视野。 就具体研究工作而言,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创始人、教授崔永元以其开展的口述历史记录工作为例,建议要让艺术研究资料更丰富、研究视角更多元。据介绍,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自2002年启动至今,收集了一万人的共计五万小时的口头历史资料。崔永元说:“艺术研究资料其实并非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稀缺,重要的是要在学界建立起共享、共用、共融的资料体系,同时拓宽艺术研究的视角,包容不同观点,共同促进艺术研究的蓬勃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彭文祥进一步表示,坚定文化自信是艺术学理论发展的总基调,在此背景下,艺术理论研究要立足中国语境,同时要有国际视野,坚持守正创新。同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理论学科带头人、教授施旭升补充:“艺术学理论在探索中要遵从传统,实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也要面向现实,直面问题,用世界的眼光、自信的姿态、开放的襟怀、创新的思维和坚实的脚步去拥抱未来。” 研讨当天,作为现阶段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艺术学大型学术丛书“中国艺术学文库”正式发布。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教授张树庭介绍,该文库由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仲呈祥主编,王文章、叶朗、邬书林、张道一、靳尚谊等专家担任学术顾问,集结了30余所大学、80位专家学者的100余种学术专著,向海内外展示了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拓展了中国艺术学发展的新视域。 “文库参与高校之多,参与专家之众,艺术学门类之全,在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张树庭说,“但艺术学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弱项,未来,学界将不断弥补短板,进一步扩大文库的辐射面,为后世留下当代对艺术世界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认知。”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